斗牛梗:宠物狗系列之独特品种

发表时间: 2023-11-08 09:41


斗牛梗,哺乳纲犬科动物

斗牛梗原产于英国,分布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其骨骼厚实、宽阔如石板状的头部,强而有力的两颚,肌肉强健的颈部和身体,为容纳宽阔的两颚,两颚之间的脸显得特别宽;三角形的小耳朵直立在头顶,眼睛又圆又亮;宽阔且肌肉健壮的胸部。背部略长于身高,前腿挺直结实,后肢健壮有力;全身厚而短的粗毛。


物种起源

18世纪时,由牛头犬与梗类进行改良而成为"bullandterrier"的斗犬,之后与英国的玩具梗和惠比特犬品种,通过配种而生产出凶猛而迅速敏捷的品种。1860年,犬商詹姆士喜克斯将这种狗与英国猎梗,大麦町犬,西班牙波音达的多种品种,经过进行数次的改良后,培育具有白色的被毛,平坦的脸部,强壮的身体,四肢短小的牛头梗。1920年,由于遗传听觉上的缺陷,因此被毛为白色的牛头梗被加上了其它颜色的被毛。 19世纪,在热衷于斗牛犬的人士当中白色牛头梗深受得宠。


形态特征

牛头梗的身体结构结实,且肌肉非常发达,体形匀称且充满活力,显示出坚定、热情而聪慧的表情,像火焰一样的热情,显得那么的甜蜜,且十分驯服。 头部:牛头梗的头部长,到口吻末端,结实的止部很深,并不粗糙。面部圆润且呈卵形,整个的面部轮廓显得丰满且向上,没有凹陷或断开的部分,近似于蛋形。从侧面看,从头顶到鼻尖所形成的曲线略呈拱形。平坦的额头位于两耳之间。很明显的可以看出,眼睛与鼻尖大于眼睛与头顶之间的距离。下颚深且轮廓很明显。

嘴唇:嘴唇整洁而紧闭。

牙齿:牛头梗的牙齿为钳状咬合或剪状咬合。若为剪状咬合,则前端的上下齿紧闭,健康的牙齿结实,且整齐的排列。

耳朵:耳朵小而薄,且两耳间距较近。当耳朵向上指时,则要有足够的硬度来保持竖立着。

眼睛:牛头梗下陷的眼睛,其颜色尽量越深越好,眼神中闪烁着敏锐的光芒。小眼睛呈三角形,位于接近头部的位置歪斜。眼睛呈蓝色则为失格

鼻镜:鼻镜呈黑色,鼻孔大且鼻尖向下。

颈部:牛头梗的颈部长而整洁,呈拱形,且肌肉很发达,从肩部到头部的方向逐步变细,松弛的皮肤并不影响。

胸部:从前面看,胸很宽阔,且很深,与腹部比起来,前者与地面更接近。

身躯:牛头梗的肋骨扩张良好且健康,短而结实的背部。后边的肋骨很深。在腰部的位置略呈拱形。宽而平的肩部结实,且肌肉发达,但不显得沉重。肩胛骨从下到上十分清晰的向后倾斜。后面的肩胛不下陷也不突出。从胸的后部到腹部形成一道向上收的优美曲线。

腿:牛头梗的骨骼粗壮而结实,不尖锐也不粗糙;中等长度的前肢呈笔直,十分牢固地支撑整个身躯。肘部不向内外翻转,结实的腕部与地面垂直。从后面看,后腿互相平行。大腿肌肉很发达,关节靠下。后脚腕短而垂直。后大腿与第二节大腿间的后膝关节形成恰当的角度。

足爪:足爪圆而紧凑,适当的向上拱,近似于猫足。

尾巴:牛头梗的尾巴短而细,且位置低,平举的状态属于理想的。尾巴与身体相衔接的部分粗,然后逐步变细。

被毛:被毛短而平,摸上去感觉粗硬,看起来十分有光泽。且紧贴于身体。

颜色:牛头梗的毛色为白色,头部长有斑纹是可以的。其它部分出现斑纹则为严重缺陷。皮肤带有颜色为正常现象。

步态:牛头梗步幅大且平滑,其步态显得非常轻盈,从前面或后面看,前腿与后腿互相平行。前腿导向良好,后腿动作顺畅,膝关节与飞节形成适当的角度。行动显得紧凑,且充满着愉快的心情,同时显示出机敏而有力。


性格特征

起初被用于农场放牛和狩猎,曾经被称为忠诚的家庭宠物。后来被人们训练繁育为斗狗,专供人们斗狗取乐。用斯塔福德牛头梗和斗牛犬配种并经过数代的繁衍,逐渐形成了凶悍好斗的性格,在斗狗场上,斗牛梗英勇好战,一旦咬住对方的脖子决不松口,即使被打死也不退让。斗牛梗其实只是中型犬,但力大无比,这种狗据说当咬住别的动物或人时,上下颌就被锁住,死不松口。美国和加拿大每年都有数起儿童甚至成年人被斗牛梗咬伤甚至咬死的案例。因此美国斗牛梗是目前最可怕、立法也最严格的犬种,在美国很多州都禁止饲养斗牛梗,有的州则规定严格限制,斗牛梗离家进入公共场所时必须佩戴专门的项圈甚至口嚼以便控制,在英国只允许饲养经过合法登记而且是阉过的美国斗牛梗。美国养狗人俱乐部(AKC)尚未承认该品种。


#狗狗#